找到相关内容13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圭峰宗密“和会禅宗”再探

    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——宗密逝于会昌元年(841),四年后,唐武宗灭法,即有名的“会昌法难”。而禅宗正是于“会昌法难”之后,方真正遍及全国,成为中国佛学舞台的唯一主流。禅门那“不立文字”的宗旨...

    [美国]顾伟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963207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/第一章

    别人的优点    □想要别人的专长  □想要别人的倾听  □想要别人的保护  □想要别人的主动    □想要别人的服务  □想要别人的成全  □想要自己的地方  □想要自己的舞台    □想要自己的团体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163700.html
  • 《回诤论》的内容及其语言概念之探讨

      三是,戏剧里——专指舞台上,荒唐的对白:  四是,罕用的义理——虚伪、讹诈、欺骗、骗人的玩意儿或错误之义;  五是,梵文原语——指语言使用上的泛滥,或指语言的膨胀情形:指立基于前述之上的种种思惟,...

    满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4563792.html
  •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(2)

    ,区别是人假说的,并无实际意义,太执着了就会争论不休。两人俱伏。苏轼与佛印共游,很轻松,有禅意。寺庙园林成了他们活动的人生舞台。  张岱《西湖梦寻》卷五记西湖外景之一“胜果寺”云  胜果寺,唐乾宁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163873.html
  • 北魏太武帝灭佛回顾与思考

    (一)佛道与王道的冲突  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记载,太武帝拓跋焘在尚未继承帝位之前,曾经广泛地接纳佛教界的著名人土,并时常主动前往寺观庙宇礼敬沙门,奉事三宝,即使是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后,也在一定的程度上...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,虽然大多数的长老们制订出的仪规,也确实纯洁了部分地区原本相就会在纲纪废驰,百病丛生中逐渐淡出意义重大的历史舞台,并最终随风飘逝。  由此可见,单单在口头上呼吁全体僧众,自觉遵守戒律...

    释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3563995.html
  • 从近代上海佛教的复兴看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

    历史舞台。尽管它有时会出现一些衰象,但一旦遇上合适的条件与时机,仍然会在我国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重新发生巨大的影响与作用。  正是由于如此,我们认为,回顾一下近代上海佛教发展的过程,...

    傅 教 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264096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二)

      观法念住---  法念住的法是心理内涵、被心认知的对象(法尘),是心中所呈现的心念、念头、想法,包括禅修者精神世界中所有的思想观念,这些不外是个人的身心现象。法在心中,就好比演员在舞台上一样,法在心中来去运作,是心的内涵。心和法,如同身体和感受一样,无法分别。离开了法,无法观察心,心和法紧紧相连,彼此影响。  人心有多复杂,观法念住的修行就有多复杂。法念住是四念住中比较难以通达的部分,也是最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564177.html
  • 佛教与中国俗文学

    等。一直到清朝末年,目连戏在地方戏的剧目里还占着很重要的地位。   (3)明朝释智达《归元镜》。这是个很出名的剧本,全名是《异方便净土传灯归元镜三祖实录》。作者用舞台扮演的形式,演述东晋慧远大师、五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3264584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1)

    所依处的骨肉血液脏腑手足等,总名根身。五外色处聚积以为有情自体所依的器界,此器界是根身之所住处,是根身所赖以摄取营养资料的场所,是有情生活活动造作事业的舞台,是有情精神认识的境界。眼等诸识赖它为境而生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364811.html
  • 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佛学渊源辨

    糟粕”是一种“以知知之”,控制创作的是理智知识;而控制“玄悟”的是一种来源于心理深层的生命力量,即“心源”。这一创作过程如同一个舞台,包括其观众都参与了这一过程,都促进了“玄悟”心理状态的出现。当...

    朱良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965063.html